2021 年 2 月 12 日 新平稅務記帳士事務所 更新日期:2022 年 7 月 9 日
「公司」、「行號」到底差在哪?──五大差異!用需求來選擇!
到底要選擇行號還是公司是創業的常見問題。
簡單來說,如果您打算要成為全國性、有貸款需求、招標需求或是您的股東或來往的公司有要求那就是選擇公司。
如果沒有以上打算,只想做地區的生意,那選擇行號在稅率上會比較划算。
只是有時候根本無法預測創業未來經營的規模大小,要怎麼去選擇呢?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細節那到底差異在哪裡吧!
這篇將為你介紹五大差別:名稱、稅率、主管機關、招標/貸款、責任。
首先,先講基本的相同點:都有統一編號、都可以開發票、也都可以幫員工投勞健保。
至於相異點,由以下條列五點說明,是各位準老闆在草創初期就要深思熟慮的部分。
BUT!如果你要幹大事,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請參考接下來的條件整理。
有限公司 | 行號(一般) | 行號(小規模營業人) | |
---|---|---|---|
營業稅率 | 5% | 5% | 1%(設算計單繳納) |
營所稅稅率 | 20% | 目前暫不課徵 | |
名稱保障範圍 | 全國性 | 地區性 (不同地區可以重複名稱) | |
招標、往來企業、貸款資格 | 較不受限 | 可能受限 | 很可能受限 因為難以證明收入 |
責任 | 有限責任 | 無限清償責任(合夥要特別注意) | |
總結與建議 | 想擴大經營品牌者或有合夥投資人 | 經營地區性生意之家庭企業、獨資企業 | 小吃、點心、便當店、攤販等交易規模較小,月營收20萬以下 |
一、稅率差異:
直奔大家最關心的稅率問題─「營業稅」與「營所稅」:
營業稅:淺談「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
使用統一發票的行號與公司應稅商品都是5%的營業稅,每兩個月申報繳納,一般會外包給事務所協助記帳與申報。
而行號有申請「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只要1%,由國稅局每季核定開單,自行繳納即可,營所稅也是每年自行繳納,無須申報。
所以除了稅率上的考量上,還需要考慮到事務所記帳費用每年約2萬元左右,因此如果能夠成為小規模營業人,不僅省下營業稅,也省下記帳費,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如果你在評估自己可能是小規模營業人,可以申請免用統一發票,同時也不需要用到發票,那就建議申請行號囉!不過國稅局不一定核發給你免用發票資格,還要多了解一下小規模營業人的資格:
切記一開始就要決定好,行號一旦使用發票後,就不能申請免用統一發票,即使收入變差,變得符合資格,也是不能的。如果想要免用統一發票就必須要註銷,重新申請一家才可以,請務必謹慎考慮。
此外,雖然小規模營業人好處多多,但大多數有規模之企業會要求要開立發票,因此而喪失做大生意的機會。同時,免用統一發票之行號比較難申請創業補助、銀行貸款,這是要注意的。
(1) 每月營業收入未超過20萬元
(2) 產品單價低、小店面生意(攤販、小雜貨鋪等)
(3) 通常不是連鎖形式經營
(4) 通常不是批發業、加工業等B2B行業
營所稅:差很大!先說結論:公司是20% / 行號不用繳、併入個人繳綜所稅。
假設你的公司整年淨利50萬,營所稅 = 50萬×20%=10萬;而公司稅後的盈餘會在隔年分配到個人,成為綜所稅的一部份,也就是說,以上面的例子,如果你的綜所稅率是5%,則公司稅後淨利40萬(淨利50萬-營所稅10萬),所產生的綜所稅 = 40萬×5% = 2萬元,總共是課徵12萬元(營所稅10萬、綜所稅2萬)。
不過這樣比較有失公允,對於沒有什麼股利所得的人而言,公司繳的稅其實到可以扣抵個人綜所稅,當綜所稅率在30%以下時,我們會合併計稅有8.5%的抵減稅額,限額8萬,那可扣抵稅額 = 40萬×8.5% = 34,000,也就是上述應納稅額2萬元 – 3.4萬 = -1.4萬,可以退稅1.4萬,總計10萬+2萬-3.4萬=8.6萬元,所以對於股利可以扣抵稅額的人而言合計是8.6萬的稅,對於股利超過8萬已經不能扣抵的人而言是繳納12萬。
假設你的行號整年營收扣除成本的淨利是50萬,不用繳營所稅,這50萬併入你的個人綜所稅;你的個人綜所稅率依課稅級距去計算,假設為5%就是2萬5千元。同樣是50萬的淨利,稅金就有將近6~10萬的差距,差距不小呢!
只是要注意到,1.行號在未來是否會課徵收營所稅?隨著政黨輪替與國家財務狀況可能都會有變化。 2.綜合所得稅率越高,上述差距越小甚至反轉,收入夠高時,開公司可能更有利。
總之,如果你的產業規模較小,那麼行號會是比較省稅的選擇。BUT!如果你要幹大事,所以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請參考接下來的條件整理。
二、業務範圍(地理):「公司」與「行號」所屬的管轄機關不同,保護範圍因此不同
- 公司組織的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公司名稱的保障是全國性的,具專一性,可全國通用。公司成立後可遷址至任意縣市,不會有撞名的情況,較有保障。
- 行號組織的主管機關為「地方縣市政府」,行號名稱僅有效於設立登記的該縣市;若貴行號日後要遷出原登記縣市(如台北市搬至新北市),則需確認是否沒有相同名字已登記使用,才可以沿用。
如果你的商務範圍在未來規劃中會遍布全國,為了不和當地行號名稱混淆,申請公司才能確保名稱的獨特性與標誌性,通行全國不重複。
※ 行號或公司一旦成立,日後不可互相轉換,如果後悔的話,整個設立流程要全部重來一次,對於辛苦所建立的品牌多少有影響,所以要三思。
三、招標、往來企業問題:
由於公家機關的招標案通常訂有投標資格,資本額需要達到最低標準的門檻,或限定廠商必須是公司組織才能參與投標;多數行號在設立時不會請會計師驗資、資本額都在25萬元以下,會因規模不符而喪失資格。
不過比較多數的情況是限制資本額,所以如果已行號經營,也可以申請增資,以提高資本額,請會計師驗資,當然這是需要多花一筆費用。
另外很重要的,部分企業只跟公司組織往來,要注意自己的廠商是否也是如此。
可以說策略決定體質,體質決定了發展。
產業有投標需求的規劃時,建議選擇申請公司。
四、有貸款需求嗎?
貸款要評估的條件繁多而多元,但因公司法的規範較為嚴謹,且公司資金會經過會計師簽證,對銀行來說公司相對行號要更具可信度,因此公司貸款會比行號更有優勢。
更進一步說,資金週轉的靈活度是成功的關鍵──比如上游突然提供價格難得的貨品、手上卻沒有足夠的現金流而即將與發大財的機會擦身而過時,公司可能可以讓你從銀行貸一筆機會出來。
五、負責人與股東是否超過一人?
如果組織有合夥,除非確定合夥人不會貸款跑路,不然就建議開公司吧!
原因:責任的區分
- 行號是無限清償責任,債務若鉅額到把行號的錢都賠完都還不夠,會連帶追索全部合夥人的財產,直到債務還完之前都是無上限的,最怕有合夥人跑路。
- 公司以出資額為限,個人只要賠完出資額即可(違法或惡意行為除外)。知人知面不知心,你無法控制別人會不會銃康你,選公司是相對保險的。
以上五點針對公司與行號的差異比較,應該能提供給各位準老闆們一些考量的方向及建議;若仍有相關的創業問題,歡迎洽詢新平。
您好,我是有用發票的行號,目前因爲業務往來被提到向產險公司申請修車款項,以收據即可?
林小姐抱歉,我不是很懂您的問題,所以我假設兩個情況:
1. 您是修車廠,產險公司請您修車:因為您已經是使用發票的行號,就不可以使用收據,必須要開立發票給保險公司。
2. 產險公司理賠公司車之維修費用:理賠是不用開發票的,但務必告知會計人員,年度結算申報須納入其他費用。
您好,請問為什麼大公司通常會要求開立發票呢? 我這邊是小規模營業人的行號,如果客戶跟我要發票的話,有沒有什麼替代發票的做法呢? 謝謝您
就稅法的角度去談,因為收據作為公司的費用有限額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7條第3項),所以大公司會比較不想拿收據,以免無法作為費用。
如果想要與大公司談生意,開立發票應該是免不了的,所以一種方式是將現有行號向國稅局申請改開發票,但這樣就不能使用收據了(而且不能改回開收據),或是另外開一間行號用來開發票(地址需不同)。這兩種方法都會需要設帳、申報營業稅、營所稅與綜所稅,通常會委託事務所協助處理,是需要記帳費用。
所以您要衡量與大公司談生意的利潤是否值得您花錢請事務所協助記帳。如您有意願要開立發票,歡迎找我們協助。
想請問一下,我目前受雇在營造相關工作,未來想自己開公司承攬房屋改建等工程,那我應該等確定拿到案子再開公司比較好,還是可以先把公司成立好等接案(能不能接到案子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不影響簽約,等確定拿到案子再開公司比較好。
在文件準備齊全的情況下,辦理設立登記一周內可以辦好,拿到發票需要稅籍登記約兩周的時間。
如果會影響的話,因為會要申報營業稅等等行政事項,會比較麻煩一點,通常會找事務所協助處理,因此會有些花費,就看您怎麼跟事務所談。
請問目前想申請行號,營業項目可以是:F108040化粧品批發業嗎?謝謝
可以,F108040化粧品批發業並非特許行業(你可以看尾數,如果是0就是非特許行業,1就是特許行業。)
您好,想請問 因為是要加盟餐飲業,要準備設立行號 ,但因為開店地址還沒確定,會建議要先等店點確定後再設立公司行號嗎?還是可以先借址來設立?
建議等地址確定後再設立,因為之後變更仍需要費用,而且餐飲業借址登記,稅籍登記時,稅務員可能也會等確切地址下來才核發公文。